BNF-


巴科斯范式(Backus - Naur Form,简称BNF)是一种形式化的语法表示方法,主要用于描述编程语言、标记语言等形式语言的语法规则。

  1. 符号表示
  2. 非终结符(Non - terminal Symbols):通常用尖括号“< >”包围的名称来表示,如<表达式>、<语句>等。这些非终结符代表语法中的抽象结构,它们可以进一步由其他非终结符或终结符来定义。例如,在描述一个简单的编程语言语法时,<程序>是一个非终结符,它可能由一系列的<语句>组成。
  3. 终结符(Terminal Symbols):是语言中实际出现的符号,如字母、数字、标点符号、关键字等。比如在C语言中,“int”、“;”、“+”等都是终结符。在BNF描述中,终结符直接出现在规则中,不需要用尖括号。
  4. 产生式(Production Rules):用“::=”来表示,左边是一个非终结符,右边是由非终结符和终结符组成的序列,用于定义左边非终结符的语法结构。例如,<整数> ::= <数字> | <整数><数字>,这个规则定义了“整数”这种语法结构可以是一个“数字”,也可以是一个“整数”后面跟着一个“数字”。

  5. 语法规则示例

  6. 以简单的算术表达式为例,其BNF描述可能如下:
    • <表达式> ::= <项> | <表达式> + <项> | <表达式> - <项>
    • <项> ::= <因子> | <项> * <因子> | <项> / <因子>
    • <因子> ::= (<表达式>) | <数字>
    • <数字>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7. 在这里,<表达式>是最顶层的非终结符,它通过一系列的产生式规则逐步细化到终结符。例如,根据规则,表达式“3 + 4*2”可以这样解析:

    • 首先,“3”可以匹配<数字>,“4”也可以匹配<数字>,“2”同样匹配<数字>。
    • 然后,“4*2”可以匹配<项>(因为<项>可以是<因子> * <因子>,而“4”和“2”都可以是<因子>)。
    • 最后,“3 + 4*2”可以匹配<表达式>(因为<表达式>可以是<表达式> + <项>)。
  8. 应用场景

  9. 编译器设计:编译器的前端(语法分析部分)需要对输入的源程序进行语法分析。BNF为编译器提供了精确的语法规则,使得编译器能够准确地判断输入的程序是否符合语法要求。例如,在C++编译器的开发中,使用BNF来描述C++语言的语法,有助于构建语法分析器来识别C++程序中的各种语句、表达式等结构。
  10. 语言规范定义:当设计一种新的编程语言或者标记语言(如HTML、XML等)时,BNF可以用于清晰、准确地定义语言的语法。这有助于不同的开发者和使用者理解语言的规则,并且保证语言实现的一致性。例如,在设计一种专门用于数据描述的标记语言时,可以用BNF来规定标签的格式、属性的设置等语法规则。
  11. 文档编写:在编写编程语言的文档时,BNF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工具,用于清晰地展示语言的语法结构。这样可以让程序员更加直观地了解如何正确地书写符合语法的代码。例如,在Python语言的官方文档中,虽然不是完全用BNF来描述语法,但部分复杂的语法结构可以用类似BNF的方式来解释,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