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版
从不可能出发,解锁颠覆式创新密码
一、颠覆式创新的真正内涵
- 周鸿祎的解读:使事物更易、更廉价,低端颠覆高端,微小创新叠加促成质变
- 与马云观点的契合:淘宝发展历经“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阶段,契合颠覆式创新过程
二、颠覆式创新缘何从不可能开始
- 初期易被忽视:新模式起初渺小不起眼,如淘宝 C2C 模式初期被高端品牌忽视
- 发展中遭轻视:发展中虽获关注但被轻视,同行难以理解其创新逻辑,如淘宝融巨资后仍被部分同行误判
- 需要量变积累:漫长积累微小创新元素,达一定程度引发质变,如微信等互联网产品功能迭代与用户积累
三、不同视角下的颠覆式创新
- 持续性改善与颠覆式创新对比:持续性改善是渐进式优化现有产品或服务;颠覆式创新突破现有技术与市场逻辑,带来产品或服务形态根本变革
- 三种创新里的颠覆式创新机会:技术性创新由大企业主导技术改进;突破性创新需强大研发能力;破坏性创新(颠覆式创新)从市场低端或边缘入手,为初创企业提供弯道超车机会
四、从不可能开始的颠覆式创新案例
- 互联网领域案例:微信颠覆传统电信通信;淘宝、京东颠覆传统商业格局;互联网教育颠覆传统教育模式
- 科技产品领域案例:iPhone 颠覆手机行业;谷歌 AdWords 颠覆网络广告;特斯拉颠覆汽车行业
- 其他行业案例:维珍航空以独特服务颠覆传统航空;360 以免费安全软件颠覆安全软件行业
五、如何开启从不可能开始的颠覆式创新
- 做到极致创新:洛可可从项目制到设计合伙人制再到洛客平台与创新设计学院,多层面极致创新实现转型
- 顺应行业大势:洛可可顺应产业互联网大势构建洛客平台,整合资源助力企业创新转型
- 敢于自我颠覆:苹果持续升级 iPhone;海尔推行“人单合一”等变革,企业需勇于突破传统、承担风险
从不可能出发,解锁颠覆式创新密码
一、颠覆式创新的真正内涵
(一)周鸿祎的解读
360 创始人周鸿祎认为,颠覆式创新具有多方面的显著特征。其核心在于让原本复杂的事物变得更为简便,使昂贵的产品或服务趋向廉价化。这一创新模式常常呈现出低端对高端的颠覆态势。以手机和电脑为例,它们并非一开始就是如今这般功能强大且普及的模样,而是历经了无数微小创新的逐步积累与叠加,才实现了从原始形态到现代高度智能化产品的蜕变,这些微小创新在初始阶段或许看似微不足道,但正是它们的持续汇聚,最终引发了质的飞跃,为颠覆式创新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深入探究这一创新模式提供了有力的铺垫。
(二)与马云观点的契合
淘宝的发展历程堪称是对马云所提出的机会或行业发展四阶段理论的生动诠释。在淘宝创立之初,其采用的 C2C 模式在众多高端品牌和传统商业巨头眼中,几乎是可以被完全忽视的存在,他们处于“看不见”的阶段,未能察觉到这种新兴模式所蕴含的巨大潜力。随着淘宝逐渐发展壮大,一些竞争对手虽然开始注意到它,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轻视,认为其不过是小打小闹,难成气候,此为“看不起”阶段。当淘宝进一步扩张,融得大量资金并在市场上掀起波澜时,许多同行虽意识到其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却因自身固有思维和商业模式的局限,对淘宝的运营逻辑和发展趋势感到困惑不解,陷入“看不懂”的境地。而当淘宝最终成为电商领域的巨擘,彻底改变了商业格局时,那些曾经不屑一顾或迷惑不解的同行们才惊觉大势已去,想要追赶却发现已经“来不及”了。这一完整的发展过程与周鸿祎所理解的颠覆式创新能够完美契合,清晰地展现出颠覆式创新在实际商业运营中的逐步呈现与演进路径。
二、颠覆式创新缘何从不可能开始
(一)初期易被忽视
众多颠覆式创新在诞生之初,往往如同隐匿于黑暗中的微弱星火,处于同行们的视野盲区,难以被察觉。这是因为在初始阶段,这些创新所呈现出的新模式或新形态通常显得极为渺小和不起眼。例如,在淘宝刚刚兴起之时,其 C2C 商业模式相较于传统的商业零售模式,无论是在品牌影响力、市场份额还是商业信誉度方面,都显得微不足道。那些高端品牌和传统商业巨头们正专注于自身成熟的商业模式运作,对于这种新兴的、看似杂乱无章且缺乏品牌背书的网络交易模式,根本不屑一顾,认为它不可能对自己构成任何威胁。这种初期的被忽视,使得颠覆式创新在萌芽阶段就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需要在艰难的环境中默默成长。
(二)发展中遭轻视
即便颠覆式创新在初期的困境中顽强地存活下来,并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其发展之路依然充满坎坷。随着公司规模的逐步扩大和市场影响力的缓慢提升,同行们的态度也仅仅从“看不见”转变为“看不起”。以淘宝为例,当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起一定数量的用户和交易规模时,传统商业企业仍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认为淘宝所代表的网络购物只是一种时尚的短暂潮流,无法与传统商业的深厚底蕴和稳定运营相抗衡。即使到了淘宝成功融得巨额资金,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的时候,许多同行虽然开始意识到淘宝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但由于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商业思维定式和对传统商业模式的过度依赖,依然无法理解淘宝背后的创新逻辑和巨大潜力,只是在表面上对其进行一些简单的模仿和学习,而此时淘宝已经凭借持续的创新升级再次拉开了与竞争对手的距离。
(三)需要量变积累
颠覆式创新并非是一种瞬间爆发的奇迹,而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积累过程。它需要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地沉淀和积累各种微小的创新元素,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湖海一般,只有当这些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够引发质的飞跃,从而产生足以颠覆整个行业的强大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创新者需要持续地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不断地对产品或服务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例如,互联网行业中的许多创新产品,如微信、抖音等,它们并非是一夜之间就成为了拥有数亿用户的巨头应用,而是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功能迭代、用户体验优化以及市场推广之后,才逐渐积累起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强大的市场影响力,最终实现了对传统通信、娱乐等行业的颠覆式变革。
三、不同视角下的颠覆式创新
(一)持续性改善与颠覆式创新对比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颠覆式创新,我们可以将其与持续性改善进行对比。以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模式为例,假设有两位出租车司机,司机 A 每天都按照固定的路线和工作时间运营,他的收入相对稳定,但增长缓慢,这种工作模式类似于企业中的持续性改善。司机 A 通过不断地优化自己的驾驶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合理规划路线等方式,在现有的运营框架内逐步提升自己的业绩。而司机 B 则具有更具创新性的思维,他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出租车运营模式,而是积极地探索新的业务领域。例如,他可能会与一些旅游公司合作,推出特色旅游包车服务;或者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预约拼车业务等。司机 B 的这种工作模式更接近颠覆式创新,他通过引入新的业务元素和运营模式,打破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边界,创造出了新的市场需求和盈利增长点。
从逻辑关联上来看,持续性改善是在现有产品或服务的基础上进行的渐进式优化,它遵循着原有的技术路线和市场逻辑,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或提升用户体验。而颠覆式创新则往往是对现有技术路线和市场逻辑的突破,它通过引入全新的技术、理念或商业模式,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产品或服务形态,从而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市场空间。在呈现层面,持续性改善的成果通常是在原有产品或服务的性能、质量等方面的逐步提升,这种提升是相对温和且可预测的。而颠覆式创新则可能会带来产品或服务形态的根本性变革,例如从传统的线下零售到线上电商的转变,这种变革往往是突然且具有冲击力的。在实现层面,持续性改善更多地依赖于企业内部的精细化管理、技术研发投入和员工的专业技能提升等因素。而颠覆式创新则需要企业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勇于冒险的创新精神以及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它往往涉及到跨行业的合作、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彻底重构。
(二)三种创新里的颠覆式创新机会
在创新的领域中,通常可以将创新分为技术性创新、突破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三种类型,而颠覆式创新往往与破坏性创新紧密相连。技术性创新主要侧重于在现有技术体系内进行的技术改进和升级,例如通过研发新的材料、优化生产工艺等方式来提高产品的性能或降低成本。这种创新类型通常由行业内的大型企业主导,因为它们拥有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和资金资源,能够承担起高昂的研发成本和风险。突破性创新则是在现有技术边界上的突破,它可能会引入一些全新的技术概念或原理,从而使产品或服务的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这种创新类型对于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团队的素质要求极高,往往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长期的研究和开发。
而破坏性创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颠覆式创新,它与前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破坏性创新往往从市场的低端或边缘入手,针对那些被大型企业忽视或不屑一顾的细分市场或用户群体,通过提供一种简单、便捷、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例如,在智能手机行业发展初期,传统手机巨头们主要关注的是高端商务用户市场,它们致力于研发功能强大、配置高端的智能手机产品。而一些新兴的手机品牌则瞄准了年轻消费者、学生群体以及中低收入阶层等市场,推出了价格亲民、功能简单易用的智能手机产品。这些新兴品牌通过不断地优化产品的性价比、拓展用户体验的边界,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最终对传统手机巨头们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对于初创企业来说,由于它们在资金、技术、品牌等方面与大型企业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难以在技术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领域与大型企业正面竞争。而破坏性创新则为初创企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它们可以利用大型企业的疏忽和市场的空白点,以小博大,通过颠覆式创新实现弯道超车,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四、从不可能开始的颠覆式创新案例
(一)互联网领域案例
在互联网的广袤世界里,颠覆式创新的案例可谓俯拾皆是。微信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电信通信模式。在微信诞生之前,人们主要依靠短信、电话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这些传统通信方式不仅费用较高,而且功能相对单一。微信则凭借其强大的即时通讯功能、丰富的社交体验(如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等)以及便捷的移动支付功能,将人们的社交、生活和商业活动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从传统通信到移动互联网社交生态的巨大跨越。淘宝和京东等电商平台则对传统商业格局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颠覆。它们打破了传统商业的地域限制和中间环节,让消费者能够直接与全球各地的商家进行交易,极大地降低了商品的价格,丰富了商品的种类,同时也为无数中小商家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改变了整个商业生态的运作模式。互联网教育的兴起也对传统教育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像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等在线教育平台,通过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以及便捷的学习方式(如随时随地在线学习、视频回放等),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教育资源能够更加公平地惠及广大学习者,为教育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二)科技产品领域案例
科技产品领域同样是颠覆式创新的舞台。iPhone 的问世无疑是手机行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手机的认知。在 iPhone 之前,手机主要以功能机为主,其功能主要局限于通话和短信,界面和操作方式相对简陋。iPhone 则引入了全新的触摸屏技术、智能操作系统(iOS)以及丰富的应用生态(App Store),将手机从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转变为一个集通讯、娱乐、办公、学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终端设备,引领了全球智能手机的发展潮流。谷歌的 AdWords 广告系统也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颠覆式创新案例。在传统的网络广告模式下,广告投放主要依赖于广告位的购买和展示,这种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广告效果难以精准衡量。谷歌 AdWords 则通过引入关键词竞价排名的方式,实现了广告投放的精准定位和效果量化,让广告主能够根据用户的搜索关键词精准地展示广告,大大提高了广告的投放效率和投资回报率,从而颠覆了传统的网络广告行业。特斯拉在汽车行业的崛起同样令人瞩目。特斯拉以其先进的电动汽车技术、自动驾驶技术以及独特的电池管理系统,打破了传统燃油汽车在汽车行业的长期统治地位,推动了全球汽车行业向新能源、智能化方向的转型与发展。
(三)其他行业案例
除了互联网和科技产品领域,其他行业也不乏从不可能开始的颠覆式创新案例。维珍航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传统航空业竞争激烈、服务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维珍航空以其独特的品牌定位和创新的服务理念脱颖而出。维珍航空注重打造个性化的航空旅行体验,从机舱内饰设计、餐饮服务到娱乐设施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打造,为乘客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飞行感受。例如,维珍航空在机舱内设置了酒吧、按摩服务等特色设施,让乘客在飞行过程中能够享受到更加丰富多样的服务。这种创新的服务模式吸引了大量追求个性化体验的乘客,使得维珍航空在竞争激烈的航空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360 公司在安全软件领域的创新也堪称颠覆式经典。在当时,传统的安全软件大多采用收费模式,并且存在着功能繁琐、占用系统资源过多等问题。360 公司则推出了免费的安全软件,以简洁易用、高效安全的特点迅速赢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通过免费策略,360 公司迅速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的增值服务和商业拓展,如浏览器推广、搜索引擎合作等,最终成为了安全软件行业的霸主,彻底改变了安全软件市场的竞争格局。
五、如何开启从不可能开始的颠覆式创新
(一)做到极致创新
洛可可设计公司在其发展历程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极致创新的生动案例。在公司成立初期,洛可可主要采用传统的项目制管理模式,即设计师团队根据客户的项目需求进行设计创作,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设计质量,但也存在着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洛可可开始意识到需要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于是,他们推出了“设计合伙人制”,将设计师团队转变为一个个独立的合伙人小组,每个小组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客户需求,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激发设计师的创新积极性。这一创新举措使得洛可可的设计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公司规模也开始逐步扩大。
然而,洛可可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们继续探索创新之路。在“设计合伙人制”的基础上,洛可可又推出了“洛客平台”,这是一个面向全球的开放式设计众包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洛可可能够整合全球范围内的设计资源,将客户的设计需求与全球设计师进行精准对接,不仅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还降低了设计成本。此外,洛可可还推出了“洛可可创新设计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公司的持续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洛可可通过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从管理模式、业务平台到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做到了极致创新,实现了从一家传统的设计公司向一个综合性的创新设计生态平台的转型与升级,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优势地位。这告诉我们,在进行颠覆式创新时,企业不能仅仅满足于表面的创新,而要深入到产品、服务、管理、商业模式等各个层面,将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极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颠覆式创新的目标。
(二)顺应行业大势
洛可可的发展历程还为我们揭示了另一个重要的颠覆式创新要素——顺应行业大势。在当今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产业互联网成为了各行各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洛可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战略方向,将公司的创新重点从传统的产品设计转向了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构建。他们推出的“洛客平台”正是顺应这一行业大势的产物。通过这个平台,洛可可不仅为传统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创新设计服务,帮助他们实现产品的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转型,还为整个产业生态中的各个环节(如设计师、供应商、制造商、渠道商等)搭建了一个高效的沟通协作平台,促进了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创新发展。
这表明,对于创业者和企业来说,要想在颠覆式创新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就必须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战略眼光,能够准确地把握行业、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大势。只有在大势的引领下,企业的创新才能够顺势而为,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市场机会。如果企业逆潮流而动,即使其创新理念和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也可能会因为缺乏市场需求和行业支持而难以取得成功。因此,在开启颠覆式创新之前,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研究市场趋势、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方向,找到那个能够引领企业走向成功的大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实践。
(三)敢于自我颠覆
苹果公司就是一个敢于自我颠覆的典范。在 iPhone 取得巨大成功之后,苹果公司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持续地对 iPhone 进行创新升级。从外观设计到内部硬件配置,从操作系统功能到应用生态建设,苹果公司几乎每一年都会对 iPhone 进行改进和优化,不断地推出新的功能和特性,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这种渐进式的自我颠覆使得 iPhone 始终保持着在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先地位,成为了全球消费者追捧的对象。
海尔集团的张瑞敏提出的“自杀重生,他杀淘汰”理念也深刻地体现了企业自我颠覆的重要性。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如果不能主动地对自己进行变革和创新,就很容易被市场淘汰。海尔集团通过一系列的组织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如推行“人单合一”模式、打造创客平台等,打破了传统企业的层级管理结构和科层制组织模式,将员工从传统的雇佣关系转变为自主创业的创客,激发了员工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力,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这告诉我们,在颠覆式创新的过程中,企业经营者要有足够的胆量和勇气去颠覆自己,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和经营模式,勇于承担创新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失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实现持续的发展和壮大。
综上所述,真正的颠覆式创新确实是从不可能开始的。它在初期往往被忽视、被轻视,需要经历漫长的量变积累过程;从不同视角看,它与持续性改善有明显区别且在多种创新类型中有独特机会;众多行业都有其典型案例;而企业若要开启这样的创新,则需做到极致创新、顺应行业大势并敢于自我颠覆。在当今竞争激烈且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里,理解和掌握颠覆式创新的内涵与方法,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