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M-应用性能监控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PM)(应用性能监控)是一种技术和方法的组合,用于实时监测、管理和优化应用程序的性能。APM工具和解决方案提供有关应用程序性能和用户体验的详细信息,以便开发团队、运维团队和其他相关利益相关者能够迅速识别并解决问题,从而确保应用程序的高可用性和良好性能。

APM通常涵盖以下关键方面:

  1. 性能监测: 实时监控应用程序的性能,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错误率等。这有助于迅速识别潜在的性能问题。

  2. 事务追踪: 跟踪应用程序中的事务流,显示每个事务的执行路径和性能信息。这有助于理解应用程序内部的工作流程和性能瓶颈。

  3. 错误监控: 检测并报告应用程序中的错误,包括异常、崩溃和不良行为。提供详细的错误信息,以便快速修复问题。

  4. 用户体验监控: 评估终端用户与应用程序的交互,包括页面加载时间、交互响应时间等。这有助于确保用户获得良好的体验。

  5. 资源利用率: 监控应用程序所使用的资源,如CPU、内存、存储等。这有助于识别资源瓶颈和优化应用程序的性能。

  6. 日志分析: 分析应用程序生成的日志文件,以深入了解应用程序行为和潜在问题。这有助于故障排除和问题解决。

  7. 自动化警报: 设置自动化的警报机制,以在性能问题发生时及时通知相关团队,以便能够快速响应和解决问题。

  8. 性能优化: 提供建议和指导,帮助开发团队和运维团队优化应用程序的性能,包括代码优化、配置调整等。

APM工具通常以软件服务或云服务的形式提供,为开发和运维团队提供综合性能监控和管理的解决方案。这种综合性能监控有助于实现快速故障排除、性能优化和提高用户体验。

IT基础设施监控(ITIM,IT Infrastructure Monitoring)是指对企业或组织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实时监测、跟踪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与措施,以确保这些基础设施稳定、高效地运行,以下是详细介绍:

监控的对象

  • 服务器:包括物理服务器和虚拟服务器。监控内容涵盖服务器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I/O、网络I/O等性能指标,以及服务器的运行状态、服务进程是否正常等,如检测到某台服务器CPU长时间使用率过高,可能预示着该服务器承载的应用程序存在性能问题或遭受攻击。
  • 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需监控其端口流量、网络连接数、丢包率、延迟等指标,以确保网络的畅通和稳定。例如,当网络丢包率突然升高时,可能是网络线路出现故障或网络拥塞。
  • 存储设备:包含磁盘阵列、磁带库、NAS(网络附属存储)等。主要监控存储容量、读写速度、IOPS(每秒输入/输出操作次数)等指标,防止存储设备出现空间不足或性能瓶颈,影响业务数据的存储和访问。
  • 数据库:监控数据库的性能指标,如查询执行时间、事务处理速度、连接数、锁等待等,同时关注数据库的可用性和数据一致性。若数据库连接数过多,可能导致新的连接请求无法及时响应,影响业务应用的正常使用。
  • 中间件:像Web服务器中间件、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等,监控其线程池状态、连接池状态、响应时间等,以保障中间件能够正常处理应用程序的请求和会话,避免中间件出现故障导致应用程序无法运行。

监控的功能

  • 性能监控:实时收集和分析基础设施各个组件的性能数据,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性能趋势,帮助运维人员及时发现性能瓶颈和潜在问题。如通过性能监控发现某应用服务器在业务高峰期响应时间过长,可及时进行优化和调整。
  • 故障检测与告警:能够快速检测到基础设施的故障和异常情况,并通过多种方式(如短信、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及时向运维人员发出告警信息,以便尽快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例如,当服务器硬件出现故障或关键服务停止运行时,监控系统能立即发出告警,减少业务中断时间。
  • 资源管理与优化:通过对基础设施资源的监控和分析,了解资源的使用情况和分布规律,为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优化提供依据。如根据服务器资源监控数据,合理调整应用程序在不同服务器上的部署,提高资源利用率。
  • 趋势分析与预测:基于长期的监控数据,对基础设施的性能和资源需求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帮助企业提前规划和升级基础设施,以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例如,通过对存储设备容量增长趋势的分析,提前采购和部署新的存储设备,避免出现存储不足的情况。

采用的技术和工具

  • 监控代理:安装在被监控的设备和系统上,负责收集性能数据和状态信息,并将其发送给监控服务器。如Zabbix Agent、Nagios NRPE等。
  • 监控服务器:接收和处理来自监控代理的信息,进行数据存储、分析和展示,同时负责配置管理和告警发送等功能。例如,Zabbix Server、Nagios Core等都是常见的监控服务器软件。
  • 数据采集技术:包括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WMI(Windows管理规范)、SSH(安全外壳协议)等,用于从不同类型的设备和系统中采集数据。例如,通过SNMP协议可以获取网络设备的各种性能指标数据。
  •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工具:用于对采集到的大量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直观的图表、仪表盘等形式展示结果,帮助运维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决策。如Grafana可与多种监控数据源集成,提供丰富的可视化效果。

重要性

  • 保障业务连续性:通过及时发现和解决基础设施的问题,避免因设备故障、性能下降等原因导致的业务中断,确保企业的各项业务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
  • 提高运维效率: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定位问题的根源,减少故障排查和修复的时间,提高运维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降低运维成本。
  • 优化资源配置:基于对基础设施资源使用情况的准确了解,合理分配和调整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过度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企业节约成本。
  • 支持业务决策:为企业的IT战略规划和业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如根据基础设施的性能和资源需求趋势,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硬件升级、系统扩容等投资。